在紡織印染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其產生的廢水也成為了工業廢水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印染廢水具有成分復雜、色度高、有機物濃度高、難降解物質多等特點,傳統處理工藝難以穩定達到回用標準。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水處理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
印染廢水處理難點與回用需求
印染廢水主要來源于退漿、煮煉、漂白、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含有染料、助劑、漿料、纖維雜質等污染物。這類廢水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色度高,視覺污染嚴重
COD濃度高,通常在1000-10000mg/L
含難降解有機物,可生化性差
水質水量波動大
含有毒有害物質
隨著水資源日益緊缺和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已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碧水源MBR膜技術優勢
碧水源作為中國膜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其MBR膜產品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1. 優異的抗污染性能
采用特殊改性PVDF材料,膜表面經過親水化處理,有效減緩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延長清洗周期。
2. 穩定的出水水質
膜孔徑均勻分布在0.1-0.4μm,可有效截留懸浮物、細菌和大分子有機物,出水濁度低于0.5NTU。
3. 高強度和長壽命
采用獨特增強型膜絲結構,斷裂強度可達200N以上,使用壽命可達5-8年。
4. 高效的運行性能
優化設計的膜組件具有高裝填密度,單位面積產水量大,能耗相對較低。
碧水源MBR處理印染廢水工藝設計
預處理系統
印染廢水 → 格柵 → 調節池 → 中和池 → 水解酸化池
預處理階段設置格柵去除較大懸浮物;調節池均衡水質水量;中和池調節pH值;水解酸化池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為后續生化處理創造條件。
核心處理工藝
水解酸化出水 → MBR生化池 → 碧水源膜分離系統 → 回用水池
MBR生化系統設計特點:
采用缺氧-好氧(A/O)或厭氧-缺氧-好氧(A/A/O)工藝,強化脫氮除磷效果
設置多級串聯反應區,提高處理效率
優化曝氣系統,確保氧傳質效率
內置碧水源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實現泥水高效分離
深度處理單元
膜出水 → 高級氧化系統 → 活性炭過濾 → 消毒系統 → 回用
根據回用水質要求,可增加高級氧化(如臭氧、Fenton試劑)去除難降解有機物,活性炭吸附進一步去除色度和有機物,最后經消毒確保回用水安全性。
碧水源MBR工藝在印染廢水回用中的創新設計
1. 分級分質處理策略
針對不同工序廢水水質特點,采用分級分質處理策略:高濃度廢水先進行預處理,低濃度廢水直接進入主處理系統,提高處理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2. 智能化控制系統
集成在線監測和自動控制系統,實時監控水質參數、膜通量、跨膜壓差等關鍵指標,自動調整運行參數,優化系統性能。
3. 節能降耗設計
采用高效曝氣系統、能量回收裝置和智能變頻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系統能耗,提高運行經濟性。
4. 模塊化設計
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便于擴建和改造,適應印染企業生產規模變化需求。
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經濟效益:
回用水成本低于新鮮水取水費用
減少廢水排放費用
回收水資源,緩解用水壓力
政府環保補貼和稅收優惠
環境效益:
實現廢水循環利用,減少新鮮水資源消耗
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環境質量
提升企業環保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應用案例
某大型印染企業采用碧水源MBR技術建設廢水處理及回用工程,處理規模為5000m3/d。進水COD為1500-2500mg/L,色度為500-1000倍,經處理后出水COD穩定低于50mg/L,色度低于10倍,完全達到生產工藝回用水標準。項目每年可回用水量約180萬噸,減少COD排放量約270噸,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結論
碧水源MBR膜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領域展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和應用價值。通過優化的工藝設計和先進的膜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印染廢水處理難題,更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為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碧水源將繼續致力于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為更多印染企業提供高效、經濟、穩定的廢水處理及回用解決方案,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力量。